觀注城市生活依賴癥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190 |
 |
城市現(xiàn)實生活在告訴人們,理想的生活方式不過只是繁忙過后的平靜、表面浮華過后的平淡。但在經(jīng)歷了繁忙和浮華過后,也出現(xiàn)了城市生活的五大依賴癥:手機依賴癥、網(wǎng)絡依賴癥、工作依賴癥、整形依賴癥、情感依賴癥。
手機依賴癥
在中學生擁有手機都泛濫的年代,手機這種通訊工具所承載的職能已遠不只是一般溝通工具那么簡單,它給人們增添了更多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途徑。與此同時,它的存在也帶給許多人難以意識的困擾和心理疾患。
癥狀表現(xiàn):手機忘帶心煩意亂、鈴聲不響左顧右盼、鈴聲一響條件反射、來電減少坐立不安等。
個案:聞靜,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高級主管,每天大大小小的事務忙得她團團轉。手機、辦公桌上的電話更是從早到晚響個不停,周圍同事們看見她經(jīng)常是一天恨不得騰出四只手來接聽工作電話。時間長了難免讓她覺得心煩。碰巧因為參與一場封閉式專業(yè)研討會,原本想清靜幾天的她進入會場后不久就發(fā)現(xiàn)她的手機信號很弱,屏幕顯示信號格一會兒飄到無一會兒飄到三,出乎意料的這種狀況多少令她有些坐立不安,平日反感接電話的她一反常態(tài),下意識地每隔三五分鐘就從包里摸出手機來看看,但凡有短暫休息時間,她就趕緊跑出會場找個信號好的地方呆著,啥也不干就等著手機鈴聲響起……
專家診斷: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楊玲教授認為,有些人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手機,無意識中手機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來電
數(shù)量突然減少或手機丟失情況下,這些人通常會出現(xiàn)上述反應。雖然這種“手機依賴癥”是一種心理疾病,但通常也不要對“手機依賴癥”有什么心理負擔,這并不是
什么嚴重的病癥,它只是人們經(jīng)常使用手機后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問題的關鍵在于白領女性要多愛惜自己,為自己營造這個年齡應有的“綠色生活”,如郊游、健身、看書、聽音樂等,以此分散對手機的注意力,并適時給予自己“沒有手機打擾的日子真好”的心理暗示。
網(wǎng)絡依賴癥
“無紙化辦公時代”的到來讓身在職場中的人們幾乎忘記了要怎樣寫字,筆頭能力的退化尚且不論,更為嚴重的問題在于人們對于網(wǎng)絡的依賴程度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癥狀表現(xiàn):沒電腦不知道該如何寫字、沒電腦無法工作、不上網(wǎng)沒法安心睡覺等。
個案:不滿30歲的陳強在政府機關工作,在他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幾乎就從來沒有離開過計算機。工作計劃和總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內(nèi)部信息傳遞,平日獲取新聞的主要途徑也是上網(wǎng)。時間一長養(yǎng)成習慣,因為出差打亂后會感覺渾身不對勁,倘若趕上哪天網(wǎng)絡出現(xiàn)故障,當天的工作也基本陷入停滯。即便白天來不及上網(wǎng),回家后感覺再疲倦的他也要花上三五十分鐘的時間上網(wǎng)“兜”一圈,否則就沒法給自己一個完美的心理交代。
專家診斷:電腦的普及以及寬帶的家庭化都使網(wǎng)絡依賴癥患者日益增多。由于這一患者群體較大的緣故,還可以細分為:聊天依賴、網(wǎng)上沖浪依賴、網(wǎng)絡游戲依賴等等。在歐美,心理醫(yī)生已經(jīng)開始高度重視這種由于網(wǎng)絡依賴癥導致的憂郁癥等。這種網(wǎng)絡依賴癥潛伏期很長,有時候網(wǎng)迷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痛苦來自何處,所以很難對自己的病癥有所察覺。要治愈網(wǎng)絡依賴癥,必須找心理專家進行治療。另外,也可以和家人多溝通和交流。
工作依賴癥
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yè)環(huán)境常常帶給職場中的工作者諸多無形壓力,如今在跨國公司工作的白領們也因此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局面。部分不堪忍受高強度負荷工作的員工在入行頭兩年自動辭職,另一部分留下來的員工則絕大部分都患上了工作依賴癥。
癥狀表現(xiàn):失眠多夢、疲勞抑郁、無法迫使自己停下手頭工作等。
個案:“加班到晚上12點的情形是很正常的,有時實在手中的活兒太多的話,我們會連續(xù)干十幾個小時,然后早上回家洗澡休息幾小時后,中午再回公司接著干。因為工作時間過長的緣故,常;丶液蠛茈y入眠,好不容易睡著了夢里出現(xiàn)的還是工作圖表和數(shù)字!边@是一位入行知名跨國咨詢公司三年、26歲的章明的工作狀態(tài)。他坦言,“有的時候公司并沒有安排你加班,但手頭的工作量就擺在那兒,你要在限定的時間完成不加班是不可能的,而且其他的人也都在這么干,幾乎就沒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時間!痹S多IT公司也是如此,久而久之他們中的好些人都患上了工作依賴癥,到了周末不用老板要求,也會自動跑到公司去加班。
專家診斷:依賴工作的人,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很充實,他需要靠別人對其工作的評價來肯定自己,并且逐步會轉變成衡量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歸根到底,這是對周圍環(huán)境缺乏安全感和自己不自信的表現(xiàn),患上工作依賴癥的人往往容易產(chǎn)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只有在工作上得到承認才有存在的價值。避免陷入這種工作依賴癥的辦法只有自己學會尋找工作之外的其他樂趣,工作可以擺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決不能是個人生活的全部。
整形依賴癥
剛剛刮過的“人造美女”旋風還未完全平息,很多夢想依靠美麗換取經(jīng)濟效益的前赴后繼地跟風而來,其中最初只抱著試試看心理的女孩,做個簡單的隆鼻或者割個雙眼皮。久而久之就會情不自禁希望做更多整形手術,擁有更美麗的容顏。
癥狀表現(xiàn):對自己總不滿意、要求再次或多次動手術整形等等。
個案:曉帆是北京一所民辦高校大三的學生,瓜子臉上安著小巧的眉眼和鼻子,看上去有些可愛。但她希望自己能實現(xiàn)更為“嬌艷欲滴”效果,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苦苦請求整形醫(yī)生給她的鼻子做成好萊塢明星赫本的造型。富有責任心的整形醫(yī)學大夫卻認為,依照她的臉型并不適合將鼻子整成她所希望的造型。面對大夫的好心勸說,這位22歲不到的姑娘一直在醫(yī)院不肯離去,堅持要求醫(yī)生給她進行整形手術。
專家診斷:整形醫(yī)學博士陳煥然表示,這樣拿著明星照片要求來整形的小姑娘遠不只一個,這當中的很多人倘若不是因為職業(yè)需要根本沒有必要做整形,況且這些一旦做過一次整形手術的人,以后必定還會跑來要求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因為她們不自覺地會整形上癮,她們覺得鼻子做好看了,還有眼睛、眼睛做好了還有下頜等等。這種整形依賴癥一旦患上就很難勸服。
情感依賴癥
情感依賴癥的范疇很廣,不僅體現(xiàn)為某個人或某種動物,有時候也表現(xiàn)為對某件喜愛的物品的依賴。
表現(xiàn)癥狀:過于喜歡或者寄托過多個人感情于某個人或某件物品上,一旦失去就難以適應等。
個案:29歲的伊恬結婚已經(jīng)三年多,但總還像個孩子般地依賴丈夫,F(xiàn)在只要他出差超過一個星期,她就會悶悶不樂甚至發(fā)脾氣,感覺生活沒什么意思,不僅生活上是如此,對待工作她也提不起熱情。老公每次出差也會特別擔心。因為她除了約上好朋友聊聊天也就只有獨自去逛街。這段日子她覺得心里空蕩蕩的、仿佛少了什么似的,心情也會很煩并且覺得日子特別漫長,總不知道自己能干點什么或者做什么會讓自己變得開心。
專家診斷:一個人悶悶不樂,找不到解決辦法的時候,依賴癥往往趁虛而入,要是有一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困擾自己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要想從情感依賴癥中擺脫出來可以向朋友尋求幫助,另一方面,要學會對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此外,還需要培養(yǎng)自己忍受孤獨的能力,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不過分依賴某個人或著某種東西,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也是改善依賴癥的關鍵一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