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的原因與預防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032 |
 |
殺行為的產生有很多根本性的原因,這些原因非常復雜并且相互關聯(lián)。生活困頓、失業(yè)、失去所愛的人、與家人或朋友爭吵、人際關系破裂、遇到法律或工作上的問題,這些都被視為影響容易出現(xiàn)自傷行為人群的危險因素。
自殺家族史是一個被認為與社會和遺傳均相關的危險因素。其他的一些誘因還包括:酒精和藥物濫用、幼年曾受到過身體或性的虐待以及社交孤立。精神障礙,如抑郁、酒精和物質濫用等,在大部分自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軀體疾病,特別是那些讓人疼痛或致殘的疾病,更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此外,自殺工具容易獲得(最典型的是擁有槍支、藥物以及農藥)既是自殺的一個危險因素,也是自殺行為是夠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自殺未遂會預兆以后的自殺死亡,特別是在第一次自殺未遂后的六個月。
當然這兒也有許多保護因素可以阻止人們產生自殺的想法或行為。這些因素包括:有很強的自尊心,有聯(lián)系緊密的社交圈子,尤其與家人以及朋友,有很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能夠很好處理自己的困難,有一個穩(wěn)定幸福的家庭以及持有宗教信仰。
自殺的預防:
對精神障礙早期的識別和適當?shù)闹委熓穷A防自殺的一個重要策略。經證實,培訓基層的保健人員如何識別和治療有心境障礙的人也可以減少這類人群的自殺率。
以能夠及時溝通和及時獲取有效幫助為原則的干預措施,例如為孤獨的老人做心理檢查的熱線電話服務以及“綠卡”計劃(來訪者持卡就可以立刻獲得幫助。包或精神科醫(yī)生隨叫隨到的出診和住院治療服務等),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心理社會的干預措施、成立自殺與干預中心以及校園范圍內的干預措施都是可能有效的策略。
當獲取自殺工具的途徑能夠很容易被控制的話,那么限制這些途徑也會變得十分重要。例如我們可以限制殺蟲、除草劑、有毒藥物的獲得或把家用型的煤氣改為無毒煤氣。私人持有槍支與自殺率也有一定的關聯(lián)。一些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美國部分地區(qū))對個人的武器所有權做出了限制,這樣就降低了使用武器自殺的幾率。
媒體對自殺率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大家很早就知道了。目前的資料顯示,媒體的報道是否會鼓勵人們模仿自殺,大部分依賴于他們報道自殺事件的方式:所使用的聲調和語言、報道是如何被強調的、是否同時配上了一些照片或畫面等。媒體必須做到負責任地對自殺進行報道。
自殺者的親友所經歷的悲傷反應與正常死亡的親友所經歷的悲傷反應不同,并且會更加強烈?傮w來講,對自殺進行討論是被禁止的,這樣因自殺而喪失親人的人會失去與人分擔自己悲傷情緒的機會。向人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是恢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為自殺者親友所開設的支持小組就承擔了重要的角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