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話靈芝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1400 |
 |
1)上古至戰(zhàn)國后期(前5000~前221年)
神農時代就認識到靈芝對強身健體、益壽美顏的神奇作用。由于對靈芝的崇拜產生了神農季女死后葬于巫山化為靈芝的神話,塑造出代表靈芝文化的藝術形象--巫山神女。黃帝時代出現大量靈芝圖譜。靈芝形狀的美學意蘊啟發(fā)了黃帝制作車騎把車蓋設計成芝形的創(chuàng)意。靈芝還成為周王室宴會的美食,成為傳統神話人物服餌成仙的神草,成為主流社會的時尚物品。春秋戰(zhàn)國時期認識到靈芝叢生于腐朽木材,無花繁殖,一年可采三次的生態(tài)特征。
2)秦漢時代(前221~公元220年)
秦始皇、漢武帝為求長生不死不惜重金派方士入海上山尋找仙芝奇藥,漢武帝更是歷時50年之久。靈芝神仙不死藥之說,深得道家的追捧,道教祖師稱句曲山有五種神芝。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甘泉宮產芝,皇帝的圣旨開啟了產芝顯符瑞的天人感應之說。古代唯物主義學者對靈芝的生長環(huán)境有進一步的認識。靈芝開始成為詩歌、曲辭的題材,或表現隱士超凡脫俗的自得,或表達朝臣歌頌皇德的奉迎,或抒發(fā)文士孤芳自賞的郁悶,或流露庶民企求身體健康的愿望。
3)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動蕩的時期,正統的儒家思想受到嚴重的沖擊和削弱,人性得以張揚,社會崇尚老莊道學,追求長生悠閑自適,回歸自然。"靈芝"、"紫芝"、"芝"等字眼頻頻出現在這時期的游仙詩、山水詩,田園詩、感懷詩中。上至皇帝、皇子、朝臣,下至隱士、布衣、道釋中人,寫此類詩者幾乎沒有不提到靈芝的,餐芝、玩芝、贈芝、采芝成為當時一種時尚行為。葛洪的《抱樸子內篇》描寫了五大類數十種靈芝的形態(tài)、性味、功效和采集方法,葛洪還最早介紹靈芝種植方法。陶弘景收集編撰的《神農本草經注》令神農時代對靈芝的認識保存至今。
4)隋唐時期(581~907年)
唐朝皇帝崇尚道教,追求長生,自唐太宗李世民始先后有六個皇帝服金丹中毒而死。靈芝在唐皇朝不是作為長生不死之藥,但作為天人感應的祥瑞之物備受推崇。大型類書《藝文類聚》將靈芝(木芝)列入"祥瑞部",反映了朝庭對靈芝的認識。因產芝朝臣上賀表可查考者十余篇,連文學家柳宗元王維亦不能免俗;地方官吏審理案件因芝草而影響對案件的判決。史書、筆記小品出現不少涉及靈芝素材的奇聞逸事,反映了人們對靈芝多角度的審美情趣。小品集《宣室志》首載了服食肉芝返老還壯的故事。唐代以靈芝入詩的數量很少,但在詩人李商隱、陸龜蒙的筆下靈芝的意蘊卻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
5)五代(907~960年)、宋(960~1279年)
宋一代是中國靈芝文化發(fā)展的鼎盛期,以靈芝為題材的作品大量涌現,數量之多,體裁之廣,可謂空前絕后。靈芝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在宋代文人的筆下得到最全面的體現,最生動的刻畫,最深刻的闡發(fā)。宋代靈芝詩詞較魏晉文人對靈芝簡單的摹寫有更大的進步,作者們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出一幅幅千姿百態(tài)的靈芝美景,表現了作者愛好自然,追求健康、向往自由的感情。宋代皇帝或者為了掩飾外患,用靈芝瑞應景象粉飾太平,或者為了追求享樂,不斷發(fā)動全國各地,向朝庭獻芝。宋代臣民向朝庭獻芝在中國歷史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端问肺逍兄尽吩斢浿蕴娉翆幾诔961~1202年)240年間有83個年份全國各地產芝、獻芝的史料,共計記錄著產芝獻芝230起。另據載,真宗朝25年間,全國獻芝計115次之多。
6)元(1206~1368年)、明(1368~1644年)
隨著明朝科技文化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出現了眾多以靈芝為題材的美術作品、硯、杯皿、首飾、玉器等,反映了靈芝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傳統靈芝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李時珍的巨著《本草綱目》從歷代本草、筆記小說中擷取豐碩的靈芝資料,加以化裁歸類,詳盡介紹。
7)清朝(1644~1911年)
清一代靈芝文化得到健康平和、多姿多彩的發(fā)展。桐城派作家對靈芝的記敘文章樸實簡練,記議得當,表達了對靈芝與人生的深刻、獨到的見解。靈芝筆記小品內容有的奇詭怪異,有的呈祥兆吉,寫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靈芝以其獨特的內涵和外貌進入社會人民生活,出現大批以靈芝為內容的美術作品、如意、漆器、硯、玉器等,以至乾隆對此類物品的鑒賞詩就達數10首之多。流傳久遠的《白蛇傳》增加了白娘子為救活丈夫冒死盜取靈芝仙草的情節(jié),經改編戲劇《白蛇傳》演出后廣受歡迎。清代學者對中國文字的研究達到很高的成就,對"芝"的義疏、注釋、訓詁集古之大成,探幽索微,排疑解惑。
8)民國(191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現在)
解放后靈芝的研究、開發(fā)和利用得到迅速發(fā)展。靈芝已能通過人工栽培的方法大量生產。我國農村、山區(qū)出現多處靈芝大規(guī)模生產基地。為改良靈芝的品種,搭載靈芝菌種的衛(wèi)星多次飛上太空。靈芝藥品、保健品、食品大量面市,甚至送出國門,遠銷歐、美、東南亞,滿足人們的治病強身之需。成立國際性靈芝研究組織,推動了靈芝開發(fā)利用的發(fā)展。大型靈芝、造型奇特靈芝盆景被視為珍品,深受社會人們的歡迎。戲曲《白蛇傳》"盜仙草"一折,被全國各地著名劇種改編上演,成為保留節(jié)目。全國各地多次出現"肉芝",均引起社會轟動,一旦展出更是觀者如潮,媒體爭相報道。對"肉芝"多學科的研究,破解其生理、藥理密碼的工作仍在繼續(xù)進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