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出菇期管理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916 |
 |
此期主要是協(xié)調(diào)溫度、水分、通風和光照之間的關(guān)系。
一、溫度管理 姬松茸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為20℃~25℃。利用自然溫度栽培姬松茸,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期。只有這樣,才能在姬松茸子實體原基形成時,自然溫度正好適宜子實體生長。春夏之交氣溫不穩(wěn),既要做好保溫工作,又要及時降溫。當冷空氣來臨時,應加蓋覆蓋物,同時停止噴水,縮短通風時間,或只開背風處通風口,使栽培室內(nèi)的溫度不低于16℃。若氣溫超過28℃,要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通風可在早上和晚上進行。在門、窗上掛遮擋物。
二、濕度管理 出菇期間,覆土要始終保持濕潤,栽培室內(nèi)的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在原基形成期及菇蕾期,只向空間及地面噴水,以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當菇蕾長至黃豆大小時,向覆土層噴1次重水(也叫出菇水),用水量為每平方米10~14公斤。噴水的原則是重水輕噴,水不能滲入栽培料,也不能在栽培料與覆土層間有干夾層。噴重水后,覆土上不再噴水。當子實體長至3厘米高時,若土層干燥可輕噴水。每次噴水要結(jié)合通風進行,待子實體上沒有水珠時,再蓋塑料薄膜。
三、通風管理 通風要與溫度和濕度的調(diào)節(jié)結(jié)合進行。當栽培室內(nèi)的溫度高、濕度大、通風條件差時,要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當栽培室內(nèi)的溫度低、氣候干燥時,可適當減少通風量。但不管哪種情況,都要保持栽培室內(nèi)空氣流通,且每次噴水都要進行通風。
四、光照管理 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子實體原基形成時,栽培室門、窗上的遮擋物要去掉,以增加栽培室內(nèi)的光照強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