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靈芝的栽培技術(shù)簡述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2212 |
 |
1、樹種選擇。能培植黑靈芝的樹木有上百種,不含芳香油的樹木均可用來栽培。但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黑靈芝菌在生長過和仍有偏食性。菌絲在白皮楓、米楮和栗木樹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具有出菌早、生長茂盛,產(chǎn)量高,朵形圓等優(yōu)點,是比較理想的栽培樹種?梢猿浞掷梅ツ緢龀碌闹Σ婧蜆漭M行栽培。
2、場地選擇。黑靈芝栽培場地最好選在背風,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小,有水源的地方,并有常綠闊葉樹作遮蔭條件的山地里。選準場地后,要進行除草平整,開好排水溝,同時施撒滅蟻藥或生石灰進行場地消毒,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3、段木點種。斷木與點種幾乎同步進行。只有在聯(lián)系好菌種的前提下才能安排備木時間,一般備木最好在樹木休眠期最佳,此時秋高氣爽、空氣含細菌量少,對提高菌材的成效率高?诚聛淼木驹诮臃N前要鋸成1m長的段木、粗大的樹干相應鋸短些,方便搬運和接種管理。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碰傷樹皮;避免細菌趁虛侵入。木斷好后,掌握在含水量不超過65%的限度下進行接種。以打孔無水滲出為宜。使用的打孔器,要根據(jù)段木的粗細,備其工具多件,靈活使用?孜粦虺善纷中危S后將菌種掰成蛋豆大小塞入孔內(nèi)、輕壓,裝至8在滿。然后用一份新鮮木糠、二份黃泥與適量滅蟻藥一道拌勻成漿狀,逐孔嚴封。
4、管理。①為使菌種盡快成活定殖,可采用上堆定殖方法使其發(fā)菌,接種好的段木應根據(jù)其長短、粗細分類起堆,可以直立,也可以碼成井字形,置于溫暖、避風和濕潤和菇場里,并用滅蟻藥與細土拌勻施灑于菌材四周。最后用茅草或枝葉將菌材蓋嚴,使堆內(nèi)保持在15~28℃的溫度。條件允許的,先用尼龍薄膜蓋一段時間,其后再改用草蓋,這樣更有利菌絲成活。②檢查菌種成活情況。接種20天后,要觀察菌絲的成活情況?沙闃尤〕鼍,摳開泥蓋,如菌種保持濕潤,呈白色,長絨毛,說明菌絲已經(jīng)死亡,這時要及時補種。③定期翻堆,為讓菌絲盡快占領(lǐng)整根菇木,就要將菌堆進行翻堆,每2個月翻一次,翻堆時可里上下調(diào)換位置,使菌材在水分、溫度得到平衡。在翻堆過程中,要結(jié)合清除被雜草污染的菌材,對污染的菌材,對污染少量部位的菌材,可用快刀修除后涂上25%500倍的多菌靈于患處。對感染嚴重的菌材應集中燒掉。
5、覆土。菌木器廠經(jīng)過5~7個月的發(fā)菌時間,體表結(jié)滿淡黃色的菌皮,并發(fā)出靈芝菌香味,敲打菌材發(fā)出濁音時,說明菌絲生理已經(jīng)成熟,此時菌材應需覆土。覆土前應將場地整成1米寬的陽畦,將成熟的菌材排放于陽畦上,材面要蓋上含水腐植物較豐富的黑土3~5cm,然后蓋上一層薄膜,待第二個高溫季來臨,再打開薄膜進行芝管理。
6、出芝管理。覆土后的菌材,當外界的溫度達到26~28℃時,空氣溫度達85%~95%即可迅速形成原基,再由原基再次分化形成子實體。由于靈芝屬于喜光型真菌在較強的散射光和少量的直射條件下,能加速菌蓋形成,并顯得厚實,色澤光亮。這時要把場地的遮蔭物拉稀,使其透光度達70%,變成三蔭七陽。人工栽培的靈芝出菌期和野生靈芝基本一致。大雨過后,被雨水沖走的靈芝材覆蓋土及時補蓋,避免靈芝露腳過多,發(fā)生倒伏。對生長過密,不能形成菌蓋的角芝要全部摘掉,以免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提高靈芝產(chǎn)量。
7、采收。靈芝子實體經(jīng)過20天時間的生長,菌蓋呈褐色并發(fā)亮,在菌蓋背面隱約可見到咖啡色的孢子粉時,表明它已經(jīng)成熟。即可用大剪子將靈芝剪下,要留有1cm長的柄樁,以利從柄樁上再度分化形成第二潮子實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