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茸的形態(tài)特征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446 |
 |
白樺茸; 不孕性子實體(菌核)生于白樺樹活立木傷節(jié)處,近球形或不定型塊狀,直徑7~36厘米,表面黃褐色至黑色,堅硬,有明顯的凹凸不平開裂的小塊。菌肉黃褐色,多汁。子實體罕見,初期生于樹皮下,脫皮后露出,平鋪擴(kuò)展,大小不一,初為白色,漸變黃色、淡黃色至褐色。菌管長2~8毫米,孢子無色至淡黃色。
白樺茸生于樺樹活立木樹皮破損處,導(dǎo)致心材白色腐朽,偶爾生長在白楊和花楸上。以不孕性子實體較常見。
白樺茸對各種癌癥,糖尿病,艾滋病均有很好的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