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豆腐的保健食療作用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124 |
 |
豆腐,古稱“黎祁”,系用黃豆經水浸泡磨成豆?jié){煮沸后用石膏或鹵水點成。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食品科技上的一大發(fā)明。據史書記載,豆腐為漢代淮南王劉安所創(chuàng)制,他深入八公山煉仙丹以求長生不老,卻無意中發(fā)明了豆腐,從而引起了食品史上的一場革命。著名風味美食八公山豆腐正宗即源于此。
歷代人們十分崇尚豆腐、贊美豆腐,它潔白如玉、柔軟細嫩、清爽適口、老幼皆宜、富有營養(yǎng),為我國素食菜肴中主要原料之一,倍受人們的喜愛。著名詩人蘇東坡有“煮豆為乳脂為酥”的詩句:陸游在《山庖》詩中云:“旋壓黎祁軟勝酥”。不僅以精煉的語言把制作豆腐形象化,更以準確的字眼,道出了豆腐“為乳、為酥”而成為精粹食品的原因。元代鄭允端的詠豆腐詩:“磨龍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凈,香逾石髓堅”。這道詩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制作豆腐的情景;蘇雪溪的詠豆腐詩寫得更是維妙維肖,文字不多卻把豆腐的發(fā)明、制作、特點以及獨特的食療保健價值作了高度的概括,詩云:“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衣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缸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暇。其中滋味誰知得,還在僧家與道家。整日肥膩應改口,多得品嘗素豆花”。特別是后兩句,在幾百年前就有如此認識真正是難能可貴的,就今天來說,對預防現(xiàn)代文明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時下,中國豆腐已風靡世界各地,美國、法國、日本還掀起了豆腐熱,豆腐的價格比其它肉類還貴,被譽為植物肉、無骨肉。隨著食品科技的發(fā)展,以豆腐為原料的各種形形色色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紛紛上市,成為餐廳、家庭餐桌上的新寵而倍受青睞。以豆腐為原料制做美味佳肴達數(shù)百種。
豆腐不僅具有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還有很高的食療藥用價值,是大眾皆嗜的傳統(tǒng)優(yōu)良食物。據科學測定,豆腐能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豆腐中還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如: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賴氨酸、胱氨酸等。豆腐中所含鈣的含量不僅多,而且易于人體吸收利用,體虛及貧血病人常食之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豆腐有補中益氣、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止消渴、解酒毒之功能,適用于治療消化和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諸如身體虛弱、咳嗽痰多、虛癆哮喘、腸胃脹滿,氣短乏力、消化不良、大便干燥、小便不利、食欲減弱、自汗盜汗以及貧血、久痢、支氣管炎、百日咳、子宮出血、白濁和各種燒燙傷等癥。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稱其具有“寬中、益氣、消脹滿,下大腸濁氣及清熱、解毒、散血之功效!薄峨S息居飲食譜》上說:“豆腐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冬月凍透者味尤美……其漿清肺養(yǎng)胃、化痰止咳、生津潤燥;漿面凝結之衣,揭起涼干為腐皮,充饑最宜老人”。豆腐細嫩質軟易消化吸收,對中老年及胃腸功能差的人尤為適宜;糖尿病患者若能經常吃一些豆腐可獲較滿意的輔助療效;有的產婦往往會發(fā)生大便秘結或下血,可經常吃一些豆腐、水果及蔬菜,不用吃藥也能獲得較理想的療效;嬰兒出生后,母親的乳汁少,多吃一些燉豆腐會使浮汁倍增;若是感冒而引咳嗽,初病只要睡前適量吃一些豆腐煮蔥白就可緩解癥狀;氣管炎哮喘發(fā)作,可用500克豆腐加冰糖100克和一杯生蘿卜汁對適量溫開水在鍋中煮軟化,一天分兩次吃完可獲得滿意效果;以豆腐和羊肉、蝦、生姜各適量共煮食之可治療氣血不足、脾腎陽虛、月經不調;凍豆腐與雞蛋共煮食之可治療各種貧血;經常吃豆腐還能降低膽固醇和高血壓、防止血管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癥的食療佳蔬。
豆腐的烹制方法也很多,煨、燜、煮、炒、煎炸、涼拌、煲燙乃至做餡無不相宜,從家常菜到高級宴席吃法有數(shù)百種,各地還有地方特色風味豆腐,如:五香豆腐、豆腐乳、臭豆腐、豆腐干、麻婆豆腐、怪味豆腐等。
在國外人們把豆腐制作成快餐,如豆腐漢堡包、豆腐沙拉、豆腐烤鴨以及豆腐結婚蛋糕、豆腐離婚便餐、豆腐冰淇淋等,真是花樣百出、風味獨到。由此可見,豆腐在人們飲食生活中所占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筆者就常見幾種豆腐藥膳食療方劑及其家庭制做作一介紹,僅供讀者選用。
豆腐蛋糕:豆腐200克、雞蛋2個、蝦皮20克、蔥花、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將豆腐沸水煮5分鐘,瀝干打散再攪入蛋液、清水和蝦皮細末,撒上蔥花調味,大火蒸15~20分鐘后即可食用。此方具有益氣健脾、開胃、養(yǎng)血、安眠、滋陰、潤肺之功效,既可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又可治小兒多汗、自汗、盜汗、久咳不愈及哮喘等癥。
豆腐肉丸湯:豬腿肉150克、豆腐500克、雞蛋2個、洋蔥頭50克、蒜頭1個、黃酒、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先將豬肉剁成肉末,加豬油炒過的洋蔥末,再加黃酒、精鹽、胡椒粉、蛋液、生淀粉拌成肉茸,做成小丸子溫油煎黃。油熱爆香蒜茸,下豆腐丁加水煮沸,加入丸子再燜煮3分鐘起鍋即可佐餐食用。此方可滋養(yǎng)五臟、潤滑肌膚、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助長發(fā)育。
豆腐燒銀耳:銀耳50克、豆腐250克、香菜10克、精鹽、味精、麻油、淀粉、鮮湯各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fā),去雜洗凈,放在沸水鍋中焯透,撈出均勻地擺放在盤中,豆腐壓碎成泥,加入精鹽、味精淀粉攪成糊狀備用。用餐盤裝入調好的豆腐泥上面撒上香菜末,上籠蒸5分鐘左右,取出均勻地擺在裝銀耳的盤子里。鍋中加入鮮湯,精鹽;燒沸后加味精用少量濕淀粉勾芡,澆在銀耳上即可佐餐食用。此方有補脾養(yǎng)胃、潤燥生津、寬腸降濁之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久病體虛、氣血虧耗、精液不足、心悸癆咳、腹脹水腫、消化不良、食欲減弱、小兒疳積、瀉痢等癥;也可作為中老年人日常養(yǎng)生保健膳食。
豆腐香果湯:豆腐500克、胡蘿卜400克、香茹100克、蘋果200克、嫩筍、大青豆少許,精鹽、味精、姜末、濕淀粉、熟花生油各適量。先將豆腐、蘋果、胡蘿卜、嫩筍、香菇洗凈剁成碎末。鍋內放清水少許,加生姜、食鹽、蔥頭、青豆燒沸,再將豆腐、胡蘿卜、蘋果入鍋內煮30分鐘后,加入香菇、嫩筍末再加濕淀粉勾芡后起鍋即可食用。此方具有補虛潤燥、健脾養(yǎng)胃之功效,適用于體質虛弱、肺燥干咳、口渴心煩、失眠多夢、口舌生瘡等癥;無病常食和具有健美皮膚、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作用。
豆腐金針湯:豆腐150克 金針菜(又名黃花菜)50克、生姜、蔥頭、味精、胡椒、食鹽適量,先將豆腐切片,金針菜水浸30分鐘后置旺火上煮至沸,入蔥頭、生姜、豬油、胡椒、豆腐略煮一會放入味精調味,即可佐餐食用。此方具有補氣、活血、養(yǎng)血、調經、通乳之功效,主治氣血不足、月經不調或脾腎陽虛、四肢不溫、食欲不振和產后少乳、乳汁不通等癥。
豆腐燉泥鰍:豆腐250克、泥鰍200克、蔥、料酒、姜、鹽、味精、胡椒等調料適量。先將豆腐切丁,泥鰍去內臟洗凈放入鍋中,加精鹽料酒、姜、蔥、清水適量,清燉至五成熟時,放入豆腐和胡椒再燉至爛熟,放味精、麻油少許即可佐餐食用。此方有健脾養(yǎng)胃、清熱利濕之功效,適用于膽囊炎、膽結石、肝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癥。
豆腐燉魚頭:豆腐250克、鯉魚頭1個、芡實30克、蓮米30克、芹菜少許,蔥、姜、精鹽、麻油各適量。先將鯉魚頭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湯鍋內,加入蔥、姜、清水適量,煮沸后去泡沫,芡實、蓮米放入熱水中浸軟去皮,然后加入湯中,再入豆腐、精鹽、淋上麻油,再放入芹菜少許、稍煮片刻,即可佐餐食用。此方有安神健腦、滋補延壽之功效,適用于神經衰弱引起的心悸癥忡、頭暈眼花、失眠健忘、盜汗自汗、神疲乏力、男子遺精、婦女帶下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癥,中老年人常吃此藥膳具有抗衰防老、延年益壽之功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