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患者如何進行營養(yǎng)治療?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1417 |
 |
急性腎炎患者營養(yǎng)治療的原則是盡量減輕腎臟負擔;防止含氮物質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在體內滯留;防止細胞外液成分失常,消除水腫。病人一般宜采用低蛋白、低鹽或無飲食。蛋白質程中要產生含氮廢物。腎功能差時尿量減少,含氮廢物不能及時排出,可引起—系列中毒癥狀。在發(fā)病初期及氮滯留時,應采用蛋白質含量較低的飲食(每曰限制在30~50克內)。經治療后如腎功能好轉,每天尿量增加至1000毫升以上,此時含氮廢物較易排出,飲食中可酌量增加一些蛋白質,以每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限,仍不宜吃雞、魚等高蛋白質的食物。水、鹽限制應根據浮腫程度及排尿量來決定,輕度浮腫應進少鹽、低鹽飲食適當降低飲水量。所謂少鹽即每日用鹽量不超過3克;低鹽即每日膳食中鹽的含量低于0.5克。嚴重浮腫時每日攝入水量應低于1000毫升;浮腫不退時應嚴格限制鈉鹽攝入量。為了調味,可用無鹽醬油或糖醋等以增加食物滋味。無鹽醬油不含鈉鹽,是用鉀鹽制成的。腎功能差,出現少尿或尿必時,無鹽醬油也不能多吃,同時還應限制食入含鉀豐富的水果或蔬萊的量。以免體內含鉀增高而導致鉀中毒。
慢性腎炎患者除限制鈉鹽攝入量外,其余各種營養(yǎng)素的攝入量均應與健康人相同。膳食應以淡食為主,宜于短期內過無鹽飲食。病人覺得飲食淡而無味,影響食欲時,可用一些輔助辦法增加食欲。喜歡吃紅燒食品的人,可用醬油代替食鹽(一般醬油每4~5毫升含食鹽1克);或在烹調時不加鹽,每天把3克食鹽分餐用以筷子蘸著吃,這樣咸味濃些、可促進食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