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食亦藥話“香草”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916 |
 |
新鮮“香草”即各種新鮮的芳香植物是西方人廚房里的傳統(tǒng)配菜、調料。近年隨著我國西式餐廳的增多,該如何享用這些芳香撲鼻的美食,成為很多就餐者的困惑。日前,既是中醫(yī)學家又是美食家的北京椿樹醫(yī)院中醫(yī)師賀林告訴記者,事實上,西餐中有很多食藥兩用的芳香植物,有些還是中藥,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他向記者介紹了以下九種新鮮“香草”在西餐中常用的食用方法和保健治療作用! ×_勒:新鮮羅勒葉作為芳香蔬菜常被放入沙拉、腌漬魚、比薩餅或意大利面中調味,風味非常獨特。羅勒含揮發(fā)油,性味辛溫,具有疏風行氣、化濕消食、活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頭痛、食脹氣滯、胃脘痛、泄瀉、月經不調等!都斡颖静荨分杏涊d,羅勒可“調中消食,去惡氣,消水氣,宜生食”。但氣虛血燥者慎食用。國外研究認為,羅勒可用于偏頭痛、痙攣、月經過少的治療以及抗老化、提神、穩(wěn)定情緒,還可以緊縮皮膚,但對敏感的肌膚有刺激性。
鼠尾草:新鮮的鼠尾草香味濃烈,與腥味較重的動物肝臟、羊肉或青魚等搭配烹飪可以消除其異味;鼠尾草葉子加在油炸食物上,能增添美味。羅馬圣書記載,鼠尾草可作為萬用藥,歐洲也流傳著“種鼠尾草的人家不會死人”的說法。鼠尾草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不良、解熱及鎮(zhèn)定神經的功效。而我國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藥丹參就是鼠尾草的一種。
迷迭香:將其細嫩的枝葉放在肉塊上烘烤,或是與小羊排、小牛排一起烹調,可以消除肉的腥味,香味還可進到肉里!侗静菥V目拾遺》中記載,迷迭香味辛性溫,主惡氣;《國藥的藥理學》中記載,其芳香健胃,增進消化機能;《中國藥植圖鑒》記載,其能強壯、發(fā)汗、健胃、安神,可用于各種頭痛。
馬郁蘭:其新鮮葉子可制成沙拉生食,也可以切碎放到湯、調味汁、醬汁和奶油里。馬郁蘭氣味強烈,對去除羊肉、肝臟的腥膻味,襯托香味十分有效。馬郁蘭有舒緩肌肉疼痛、松弛神經的作用,能緩解頭痛、失眠,幫助消化。但心臟有病的人要注意食用量。
蒔蘿:其新鮮葉子可作為醋漬魚肉和沙拉的調味料,花常用來腌制泡菜或切細加在湯、奶油調味汁里調味。蒔蘿俗名土茴香,性味辛溫無毒,有健胃、驅風、催乳的功效。
百里香:又名麝香草,新鮮葉子多用于烹調,其香味經過長時間烹煮也不會消失,是熬制大骨清湯或高湯時不可缺少的香料;特別適合燒烤白肉魚類、鮭魚或燴制貝類食物時使用;還可以與其他香草一起切碎,制成香料油拌入燒烤調味料。中醫(yī)認為,百里香性味辛溫,有小毒;具有溫中散寒、驅風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吐逆、腹痛、泄瀉、食少痞脹、風寒咳嗽、咽腫、牙疼、身痛、皮膚瘙癢。國外研究認為,百里香所含麝香酚對咽喉、口腔、呼吸道有殺菌作用,有利于保護呼吸道、預防感冒,還能清潔鼻黏膜;又有消除疲勞、振作精神、恢復體力的作用,可用于解酒及消除宿醉、安定神經、緩解失眠;還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和手腳冰冷的作用。
薄荷:在西餐里,常把新鮮的薄荷葉用醋腌制成調味料,淋在水果或沙拉上。因為薄荷的味道與甜味很搭配,因此也用于調制果醬或糖漿,淋在水果蛋糕等甜點上。《本草綱目》認為,薄荷性味辛涼無毒,長期作為疏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煩勞、解困乏,并使人口氣清潔;還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可用于痰多及風熱感冒。現代醫(yī)學認為,薄荷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常將其用于緩解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另外,近年來在癌癥的“饑餓療法”研究中,科學家發(fā)現薄荷葉能阻止癌癥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其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饑餓”而死。
薰衣草:又名香草,新鮮植株很少在熱菜中使用,通常是加入甜品或點心如酸奶、水果餡餅、水果蛋糕、冰激凌中食用。由于新疆是我國薰衣草的主要產地,因此維吾爾醫(yī)學對其有很多研究,認為其有消散寒氣、健胃醒腦、燥濕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胸腹脹滿、感冒咳喘、頭暈頭痛、心悸氣短、關節(jié)腫痛、粉刺、濕疹。
車窩草:又名茴芹,有類似茴香的味道,新鮮植株主要用于一些高檔西餐的配餐或做沙拉用,也是法式西餐必不可少的調味原料。車窩草葉子可切碎與魚類、貝類一起烹調,或者打碎浸泡于橄欖油做調味用。中醫(yī)認為,其具有健胃、祛風、化痰、催乳的功效。
賀林建議:對于這些西餐中新鮮芳香植物做成的配菜或調味品,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有利于保健的品種食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