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讓放化療不再痛苦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214 |
 |
大多數(shù)癌癥均須進行放化療,但放化療的毒副作用讓癌癥患者顧慮重重、望而卻步,或半途而廢。一位乳腺癌患者雖屬早期,但仍須預防性化療6次,頭2次反應確實不小,惡心嘔吐、神萎乏力、食欲差……“真不想再做化療了”。聽了病友介紹后同時服中藥,果然反應大為減輕,順利地完成了余下4次化療。此類自身對照屢見不鮮。
減輕消化道功能紊亂
癌癥患者或多或少均有放化療消化功能紊亂反應。同時服用中藥確可減輕。通過藥理研究此類中藥達151種。
消化道功能正常應以自上而下的順蠕動,逆蠕動則引起惡心、嘔吐、噯氣等癥狀。
緩解惡心嘔吐的中藥半夏、干姜、吳茱萸、紫蘇水、連翹、生姜、藿香、延胡、滑石、灶心土等均可有效緩解惡心、嘔吐。此外,逆蠕動亦使胃內(nèi)容物無法排空,木香可直接刺激胃黏膜產(chǎn)生內(nèi)源性胃動素,促進胃排空。
胃腸功能紊亂可出現(xiàn)脹氣、便秘,或痙攣疼痛、腹瀉等癥狀,前者為胃腸動力不足,后者為胃腸蠕動過強,均給癌癥患者帶來痛苦。
增強胃腸動力不足的中藥桂枝、蘇葉、厚樸、砂仁、蘋果、芡實、烏藥、川楝子、大腹皮、三棱、蒲黃、竹瀝、黨參、麥冬等,共35種。
抑制胃腸痙攣的中藥麻黃、香薷、薄荷、梔子、蒼術、附子、吳茱萸、丁香、枳殼、香附、防風、白芷、川芎、丹皮、地榆、槐花、前胡、貝母、白芍、石斛等,共47種。
雙相調(diào)節(jié)胃腸動力中藥荊芥、大黃、豆蔻、小茴香、土木香、仙鶴草、虎杖、地耳草等8種,小劑量有興奮胃腸功能,但大劑量反而抑制胃腸功能。
益母草則相反,小劑量抑制,大劑量興奮。
山藥、羅漢果、甘藍、傷寒草等4種的作用與劑量無關,均具有雙相調(diào)節(jié)作用。
腫瘤患者放化療過程中胃納較差,這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影響治療正常進行。
改善胃納較差情況的中藥(大多為藥食兼用)麥芽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增加;谷芽易消化淀粉;神曲可促進食物中蛋白質(zhì)的消化及吸收;大蒜促進胃液分泌,增加對B族維生素的吸收,增進食欲;陳皮保護胃黏膜,加強小腸消化功能。另有刺梨、石斛、丁香、草豆蔻、厚樸、藿香等可選用。
緩解骨髓抑制
放化療對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很強,因而癌癥患者周圍血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數(shù)量常易迅速下跌,若降低到一定程度將是繼續(xù)放化療的障礙。
緩解化療對骨髓抑制的中藥如黃精可明顯對抗環(huán)磷酰胺(化療藥)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細胞減少。此外有麥冬、補骨脂、桑葚子、百合、女貞子、旱蓮草、太子參、北沙參、三棱、莪術、升麻、山豆根、茜草、苦參、白鮮皮等26種。
緩解放療對骨髓抑制的中藥黃芪含多糖,對60Co照射后小鼠體重、血白細胞數(shù)下降及肝超微結構改變有明顯保護作用。另有黃芩、生地、南沙參、枸杞子、蜂花粉等9種。
對放化療均有改善作用的中藥有虎杖、蟾酥、銀耳、海龍等4種。
用60Co射線照射小鼠后給阿膠液10日查血紅蛋白、紅細胞及骨髓有核細胞數(shù)均明顯上升,而當歸、冬蟲夏草、刺五加、鹿茸、熟地、首烏、斑蝥、鹿皮、苦豆子、蜂花粉、蜂毒、蜂乳、亮菌等15種中藥均有此作用。
防止化療引起細胞突變
化療敵我不分,對正常細胞損傷極大,甚至引起畸變。人參可顯著降低環(huán)磷酰胺造成的精子及染色體損傷。人參莖葉、西洋參、冬蟲夏草、絞股藍、女貞子、松葉、文蛤肉、香菇等均有此作用;煏r服用有益無害。
對放化療增效
胡蘿卜對放化療可增效,川芎有利于化療藥到達病灶處殺滅癌細胞,黨參合并環(huán)磷酰胺可延長患者存活率,槐花可降低小鼠放療后死亡率,赤芍配合化療可預防轉移。另有鱉甲、烏梅、烏賊骨、銀杏葉、半邊蓮、銀不換、三顆針、海松子、蠶砂、毛木耳、駱駝蓬、水飛薊等。
當然,癌癥患者由于病種、體質(zhì)、放化療劑量及藥物差異,應在辨證處方基礎上相應選擇以上有關中藥,方能取得較好療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