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的其它功效作用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0803 |
 |
第九節(jié) 其他作用
劉耕陶等報告,除草劑2,4-二氯苯氧乙酸(簡稱2,4-D)能引起小鼠血清醛縮酶顯著升高,并伴隨有受刺激出現(xiàn)角弓反張狀態(tài)的肌強直反應(yīng)。在注射2,4-D前后,給小鼠腹腔注射從薄蓋靈芝菌絲體中提出的薄醇水(20g/kg)和靈芝子實體水制劑(30g/kg)各一次,均能使升高的血清醛縮酶明顯降低。從薄蓋靈芝菌絲體提取物中分離出的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亦有降低血清醛縮酶的作用,表明此二進制成分是薄蓋靈芝菌絲體降低血清醛縮酶的兩種有效成分。體外實驗還證明,尿嘧啶核苷對血清醛縮酶活性并無直接抑制作用。故靈芝及其有效成分降低血清醛縮酶作用并非由于直接抑制了該酶的活性,可能是對2,4-D所致肌肉損傷有某種保護作用。
彭華民等用電鏡進行的超微結(jié)構(gòu)研究證明,用靈芝浸膏治療燒傷大鼠,可使燒傷大鼠心肌超微結(jié)構(gòu)保持得比較完整,結(jié)構(gòu)比較清晰,線粒體無明顯腫脹,其嵴排列較整齊,線粒體保持較完整。
給大鼠腹腔注射靈芝子實體總提取物12mg/(100g.d)共14d,可使心肌組織和血漿中的環(huán)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
在內(nèi)毒素誘發(fā)的播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大鼠,給予靈芝水提物能防止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的減少,延長前凝血酶原時間,增加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防止肝靜脈血栓形成。體外實驗證明,靈芝水提液可抑制膠原酶誘發(fā)的血小板聚集反應(yīng)。
最近韓國的Kim等報告了靈芝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試驗用的靈芝子實體水提取液分為高、低分子量兩部分。水提取后的子實體再經(jīng)甲醇提取,提取物依其電荷分為8個部分。取上述提取物對人T淋巴母細胞(CEMIW)進行XTT抗病毒試驗,觀察上述靈芝提取物對未受病毒感染細胞的50%抑制濃度(IC50),對受病毒感染細胞的50%有效保護濃度(EC50)及體外治療指數(shù)(TI,IC50/EC50)。此外,還觀察提取物對HIV-1(HXBC2病毒毒株)感染的Jurkat T淋巴細胞培養(yǎng)上清液中病毒逆轉(zhuǎn)錄酶(RT)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靈芝子實體水提取液的高分子量部分(GK-HMW)即無細胞毒性,亦無抗HIV活性。低分子量部分對靶細胞無毒性,但對病毒增生有很強抑制作用,其IC50為125μg/ml,EC50為11.0~11.2μg/ml, TI值為11.1~11.3。甲醇粗提取物(GLA)、正己烷層(GLB)和乙酸乙酯層(GLC)的IC50分別為43.6~44.4μg/ml、21.5~22.4μg/ml和27.1~29.3μg/ml,EC50分別為14.4~43.6μg/ml、15.2~21.5μg/ml和27.1~29.3μg/ml。中性部分(GLE)和堿性部分(GLG)的IC50分別為14.8~15.0μg/ml和22.4~24.6μg/ml,EC50分別為14.8~15.0μg/ml和22.4~24.6μg/ml。表明這些部分的細胞毒性和抗HIV活性均較強。水可溶部分(GLD)、酸性部分(GLF)和兩性部分(GLH)均既無細胞毒性,也無抗HIV活性。在對病毒逆轉(zhuǎn)錄酶活性的測試中,GLC和GLG均具有明顯抗HIV作用。GLC(50μg/ml)與Jurkat T細胞共同培養(yǎng)3d后,可抑制病毒增生達75%,GLG(100μg/ml)亦可抑制病毒增生達66%,這些結(jié)果與XTT試驗結(jié)果一致。這些結(jié)果表明靈芝子實體水提取物的低分子量部分、甲醇提取物的中性和堿性部分能抑制HIV增殖(‘96國際靈芝研討會特別演講,臺北,199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