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疼痛可能是糖尿病甚至癌癥征兆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1040 |
 |
脹痛:高血壓、骨質疏松。美國足醫(yī)學聯(lián)合會發(fā)言人詹尼弗·方·施瓦茨博士說,女性在30—40歲時或經期會出現腳部腫脹的現象,這是正常的,因此一些醫(yī)生會忽視。但是,腫脹通常也和高血壓有關,還有些患者查出了骨質疏松。
絞痛:周圍血管病。如在晚上腿部或者腳部出現絞痛,意味著血管系統(tǒng)可能出現了問題。這是因為,血管內的阻塞物妨礙了血液到達肌肉組織。來自以色列醫(yī)院的希拉里·勃倫納博士也表示:“患周圍血管病的病人們會先出現腳趾部分的灼燒感或麻木感,繼而引起神經系統(tǒng)疾病!
燒灼感:糖尿病。如果腳部出現燒灼感或疼痛感,那么這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表現。糖尿病使皮膚組織變薄,因此皮膚很容易發(fā)生擦傷。如果出現割傷,那么要花很長的時間才可以愈合。
癌癥:還有一些足部疼痛的病人可能會有癌癥。最近有一個病人抱怨患上了跟腱炎,然而,核磁共振檢查發(fā)現,其實是跟腱部的腫瘤在作怪。
10個護足建議
針對日常的足部保健和護理,美國足醫(yī)學聯(lián)合會給出了以下護足技巧,來指導大家,健康如何“從腳做起”:
1、別忽視足痛。如果疼痛持續(xù),就要及時看足科醫(yī)生。
2、定期檢查自己的腳。留意腳部顏色及溫度變化。留意變厚或顏色發(fā)生改變的指甲及破裂、脫皮等現象。
3、經常洗腳。特別是腳趾之間要清洗干凈,并保證徹底干燥。
4.、定期剪腳趾甲,但別剪太短。不要剪靠近兩側皮膚部位的指甲,這可能會導致趾甲向內生長。
5、晚上買鞋子。這時腳部處于一天中最大的時間,要及時更換穿壞了的鞋子。
6、根據運動種類選鞋。慢跑、網球、籃球鞋能提供的承托力和摩擦力都不盡相同。
7、鞋子要更換著穿。不要每天都穿同樣一雙鞋。
8、不要赤腳走路。赤腳走路容易導致感染,夏天給腳也涂些防曬霜。
9、別輕易在家足療。不恰當的自行治療會把小病變成大病。
10、糖尿病患者每年看一次足醫(y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