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血壓者慎乘飛機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036 |
 |
據(jù)觀察,血壓控制不理想,在乘機時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這是因為飛機起降時重力變化、艙內氣壓、氣流、體位變化、狹小空間等對人體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大多數(shù)心血管、神經內科醫(yī)師和航醫(yī)都主張患者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后再乘機。即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到理想或正常血壓(<130/85毫米汞柱),老年人以(男性55歲、女性65歲以上)至少降至正常高值(140/90毫米汞柱)最妥。
從航空醫(yī)學的角度來說,應對降壓藥物進行選擇。部分藥物,服后產生一些副作用,于乘機不利,應予注意。如腎上腺神經阻滯劑(胍乙啶等),中樞性阻滯劑(可樂定等),α、β-阻滯劑(拉貝洛爾等)可產生體位性低血壓 ;α-阻滯劑(呱唑嗪等)能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眩暈;部分血管擴張劑(硝普鈉等)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平時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在乘機前最好在醫(yī)師指導下改用其他藥物。鈣離子拮抗劑(如拜新同等)、β-阻滯劑(如普萊洛爾等)、利尿劑(如螺內酯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抗拮劑(如依沙坦等),由于較少發(fā)生對航空旅行不利的副作用,適合于高血壓患者乘機時使用。
對于通過非藥物治療來控制血壓的輕度高血壓(140-159/90-99毫米汞柱)患者,應盡量將血壓控制到理想水平,最好備用一點降壓藥物或在乘機前小劑量服用一點降壓藥物,還應采取措施,盡量避免血壓波動。
對于惡性高血壓(病情急劇發(fā)展,舒張壓常持續(xù)在130毫米汞柱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滲出或乳頭水腫)患者、妊高病患者、腦血管意外病后2周內、心肌梗死后1個月以內的患者,是嚴禁乘機的。此外,3級高血壓(血壓≥180/110毫米汞柱)控制不理想者、心血管及開顱術后恢復期者、心功能Ⅱ級以下患者、高齡(80歲以上)患者、合并糖尿病口才及腎臟損害或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1克)的患者,機應謹慎,最好征得醫(yī)師的同意。
施行時,建議患者備足降壓藥物和必備的急救藥物。登機前,可酌情服用一點鎮(zhèn)靜劑。飛機中,應盡昊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避免怒、悲等情緒波動。航和中,如覺不適,當癥狀同平常血壓波動一樣時,可酌情加服一次降壓藥,或掐合谷穴。如發(fā)生劇烈頭痛、劇烈眩暈及嘔吐和惡心、心前區(qū)疼痛不適、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等時,則可一方面服用應急藥物(千萬記住將藥品放在隨手可取出的位置),一方面向機組人員報告,請求幫助。必要時機組會采取緊急措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