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秋燥 藥湯當?shù)? |
【 整理發(fā)布:王力野生靈芝網(wǎng) 】 【 發(fā)布日期:7/6/2011 】 瀏覽次數(shù):1492 |
 |
秋季氣候干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候仍較高,所以根據(jù)“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干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煲出清燥潤肺靚湯
吃心不改特意去請教紅旗路上阿甘粵菜的資深廣東廚師,讓他介紹幾款營養(yǎng)美味與簡單實用兼具的湯品,真是不禁要感嘆廣東的廚師可以當半個中醫(yī)了,不同的湯品有不同的功效,適合不同體質(zhì)的人群,建議大家多喝這樣的湯,總比吃藥強百倍,廢話不說了,咱來說說這湯。
煲是湯品制作的基礎技法,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一般需要兩至三小時。煲可以使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湯水中,易于人體消化和吸收。煲湯雖被稱作廚房里的工夫活,但并不是因為它在烹制上很繁瑣,而是因為需要的烹調(diào)時間長,有些耗工夫。事實上,煲湯很容易,只要原料調(diào)配合理,煲時注意火不要過大,以湯沸騰程度為準,開鍋后用小火慢燉,火候掌握在湯可以滾著即可。
廚師推薦的這款秋梨蜜棗煲豬腱,秋梨是清心潤肺,蜜棗滋陰潤燥,豬腱性平味厚,這就結(jié)合出清燥潤肺的靚湯 。據(jù)說是廣東家庭式的做法,豬腱用水燙一下,秋梨去皮,蜜棗一定要去核,因為帶核兒煲出的湯有些酸影響湯味,豬腱、秋梨、蜜棗一起放些鹽煲上三個小時,沒有加糖口感卻特別鮮甜的,雖然放了豬腱但是有秋梨和蜜棗的配合,煲出的湯一點都不油膩。至于湯里的原料,就可以不吃了,廣東有句俗話,“有好湯,沒好渣!逼鋵嵕褪蔷A已經(jīng)在湯里了,湯料可以不吃了,不過如果想吃,店里一般也都會配上蘸料的。廚師特別將這道湯推薦給老人和常熬夜的人士,同時囑咐剛剛?cè)缜,人體內(nèi)積存了內(nèi)熱和濕毒,一定要多潤肺,不適宜大補。
如果哪位食客不喜歡甜口兒,或是有些疾病不適合吃甜,用餐的時候可以提出來,廚師也有變通的辦法,豬腱可以換成豬脊骨,山藥、枸杞代替秋梨、蜜棗也可達到滋陰的作用。
靚湯搭配去燥小菜
鮮山藥扣鴨子是一道改良菜品,傳統(tǒng)的做法是用廣西的荔浦芋頭,鮮山藥開胃,比芋頭好消化,又有健脾、滋陰的作用適合這個季節(jié),同時鴨子也有滋陰的作用,兩者搭配有補中氣的效果。為了去掉鴨子的膻味兒,要經(jīng)過洗凈、焯水、油炸等工序,還要澆上用大料、桂皮、白蔻、蠔油等調(diào)制的調(diào)料一同蒸,這道菜的耗時和煲湯也差不多;用營養(yǎng)價值頗高的竹蓀和清干火的西芹炒牛肉,也是一道應季菜品。至于爽口的小涼菜,廚師推薦了空心菜的菜梗涼拌芥末油,口感特別清爽,嗆鼻子的感覺不那么明顯,食客可以放心品嘗,如果喜歡刺激的口味,廚師絕對可以滿足你。 |
|
|
|